解決霸凌 要專業 要人力!-反霸凌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解決霸凌 要專業 要人力!
    校園需要跨專業團隊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12月23日上午包括台少盟、人本、勵馨、全家盟、全教會等民間團體與立委黃淑英、趙麗雲、田秋堇等人召開記者會,針對近日校園霸凌案件頻傳,教育部提出「立『反霸凌』法及增聘專業輔導人力,甚至引進少年隊進入校園提供協助等措施,提出立法之前需先建置跨專業團隊之訴求。民間團體認為校園霸凌事件突顯出長年以來缺乏建置跨專業輔導資源網絡及人力不足的窘境,使得校園師生關係與支援系統亮起紅燈。而日前教育部將大專院校5年500億卓越教學計劃正式納入公務預算,讓教育預算排擠最嚴重的中學教育更加雪上加霜,教育部在學生輔導事務的投資上微不足道,難怪放任校園問題叢生,也更顯示出教育部眼中只有高等教育,漠視中等及基礎教育的顢頇心態。因此民間團體呼籲,教育部應跳脫「校園問題,校園解決」的本位心態,並要求教育部長廣納民間建議充實輔導預算建立跨專業團隊,同時給教育部長一個月觀察期,『做不好就下台!』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指出,「校園霸凌」代表升學主義主導的校園文化,讓校園變成了壓力鍋,與升學無關的事都會被邊緣化或標籤化,包括學生輔導事務、法治公民教育及輔導課程,相對剝奪了許多幫助學生正常發展的機會。要解決霸凌問題,教育部長應先跳脫教育本位思維,不要再關起門來思考輔導人力,應讓跨專業團隊進入校園提供協助,協助第一線教師解決各種樣態之霸凌問題。同時教育部應立即清查目前校園輔導人力配置情況,監察院也應即刻介入調查糾正其中存在的弊端。她強調,教育部應明訂各校學生輔導、社工專業人力比例,而對於不配合辦理之校長應予以處分。

  台少盟表示,學校輔導人力除嚴重不足外,許多輔導老師所受的專業訓練並不在於處理學生與其家庭、社區關係的各項問題。此外,輔導老師多是由學科老師轉任,還曾有不適任老師轉為輔導老師的案例,輔導組長甚至有由代課老師擔任,在精力與心力的雙重負荷下,其專業知能能否負擔學生輔導與社會資源整合的工作值得關注。而遭受霸凌或霸凌別人之學生,應將其視為「高關懷學生」,可透過整合司法、警政、社政資源網絡進行協助。因此除專任輔導人力外,學校社工制度的推動已是刻不容緩,透過社工專業人力進入校園,進行資源聯結及整合工作,將能協助教師及學校建構更整全的資源網絡與安全的環境。

  現行一讀通過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經要求直轄巿、縣(巿)教育主管機關應設置社會工作人員或專任輔導人員,如以歐、美、香港等國家平均1:1000~2000的學校社工人力比推估,98學年度國中小學生總計2,542,048人(國小:1,593,414人、國中:948,634人),因此至少要增聘約1,271~2,542位學校社工,然目前全台灣僅有五個縣市配有學校社工總計55名,如此微薄的專業人力要做到兒少權益保障及預防霸凌等危機處理工作真的是『差很大』!因此應加速補充相關人力。

立法委員趙麗雲表示,霸凌問題非個案,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各界應正視現行體制下各種校園問題隱瞞不報而造成的「黑數」,因為獎懲辦法讓校內處理問題的代價比不處理還高。同時趙麗雲也表明反對司法、警察系統進入校園的立場,建議仿效美國No child left behind政策,以優、劣等生的差距為獎懲評鑑方式,差距愈小則表示學校辦學愈優良。田秋堇委員則分享自己也曾是被霸凌的對象,霸凌無所不在,教育部應了解蓋學校比蓋監獄便宜,應投入教育資源,解決長期重視學育而忽視其他四育的現況。最後黃淑英委員補充表示,校園問題是社會問題之延續,校園需要跨專業的團隊提供協助,更必須正視校園對社工人力的需求,未來她也將在『兒童及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條文中,明列優先補充學校社工人力。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則認為,學校需要的不是對抗性質的軍人、警察,而是輔導系統的社工人員來提供正向力量。教育部及相關教育單位,目前除了提出要找警察合作,竟沒有其他教育的計畫與方法。甚至教育界傳出要讓軍人也就是教官進駐國中的說法。威權管理與壓制不僅是強權暴力的示範,更正好是霸凌的溫床,無論如何找警察、找軍人都不應該是教育部所能提出的解決辦法。目前校園確實需要人力協助,但需要的是跨專業人力,教育的、社工的、輔導的‧‧‧等等,設法創造出機制,讓資源可以進入學校協助,才是教育部首要該做之事。解決霸凌,需要專業而不是軍警,應該是投入資源,設立學校社工制度,結合各種專業,成為校園的支援系統,讓老師有所後盾。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則表示,每年教育系統只通報10數件校園霸凌事件,顯示通報系統出現嚴重問題,且教師缺乏處理霸凌的相關專業和經驗,應交由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員來處理。最近幾起因感情糾紛造成之霸凌行為,霸凌加害者與受害者往往是具有錯誤依附關係或性別觀的同儕,因此學校需要加強檢討校園性別平權教育落實情形,同時應針對霸凌者、被霸凌者及旁觀者分別發展出一套師生對話模式,以掌握其心理狀態找到及早介入的預防對策,並協助受虐者有發聲的管道與能力。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則表示,教育部應決心推動12年國教,杜絕升學主義下的病態教學情況。違反教學正常化的學校應給予實質處分,而非僅僅口頭告誡。日前教育部將五年五百億納入常規預算,排擠國民教育資源,更應該即刻予以檢討改正。媒體報導桃園八德國中事件為極端特例,事實上很多校園霸凌是起源於升學壓力讓國中生活不正常,如把輔導課拿去上正課、為成績體罰學生等。學生每天花了大部分時間待在學校,假如學習沒有成就感,很多時候就只是在打混、累積怨氣,久而久之就爆炸了。現在孩子多半不會告訴家長學校發生了甚麼事,溝通很困難,因此學校需要負起責任主動提供輔導資源幫助孩子。此外教育部應積極推動十二年國教,讓教育回歸正常化,

  全教會諮商輔導主任李培裕則表示,單純的問題一線教師即可自行處理,但更進一步的複雜情況則需要社工專業人員提供協助,建議校園不要再排斥社工進入校園,應合作解決面臨的問題。

  最後民間團體提出三點訴求,呼籲教育部解決霸凌問題應對症下藥:
1. 要求教育部清查現行國中小學專任輔導人力及學校社工配置情形,並訂定適當人力比,據以落實,對於未積極建置輔導資源網絡及人力之校長,予以記過懲處。
2. 教育部應成立『充實校園社工人力專案』,以目前曾發生重大霸凌事件之學校及五都優先推動,每年並投資約10~20億元預算補足校園社工人力,以完備的三級預防資源網絡解決校園霸凌事件。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