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華:高中納粹事件,問題不在Cosplay,而在於「缺乏思考教育」

作者: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一所高中學校舉行聖誕感恩變裝趴,因為學生演出高舉納粹旗、開著紙製坦克車進行閱兵儀式,並將相關照片及影像Po上網路引發熱議,進而招來以色列及德國駐台代表處的嚴正抗議,甚至驚動總統府高層出面要求行政部門追究校方責任,學校須向相關國家致歉,最後該校校長也引咎辭職。這起中學校園Cospaly爭議事件的延燒效應恐怕應屬空前,也很難知道會不會是絕後。

如果單從該校廣告設計科學生在短短兩周內就能製作出仿真的德軍虎式戰車及納粹服裝旗幟,或許我們真的該給他們的變裝秀功力拍拍手。然而事情並沒有停在這裡,因為這個歷史人物變裝秀的主題是「希特勒」。你說變裝成希特勒及其親衛隊有甚麼問題嗎?希特勒當年真的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標性歷史人物,扮演過他的人不在少數。

但問題並非在於cosplay,而是希特勒這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是否適合於兩周內在未經過充份掌握其人其事及其所犯下的重大戰爭罪行下進行cosplay?而cosplay的目的又是甚麼?純屬好玩?因為敢衝撞歷史禁忌而感到很炫?還是覺得希特勒及德軍納粹的法西斯威權主義及設計美學有股獨特魅力?而學生們是否知道,納粹的標誌所代表的意義就是蔑視人權與壓迫?如果真的知道了這些,仍然覺得還是想cosplay希特勒,就得來好好想想,好玩或創意是否該有個界線?

好玩或創意是否該有界線?

該事件爆發之後,有不少人認為學生們純粹是好玩,也不過就是無心之過,居然還被總統府關切根本是小題大作。然而對於別人的創傷苦難視若無睹,或是用逼真模仿手法再現犯下戰爭重罪的加害者,當真能完全切割為純屬好玩或無知嗎?猶記得今年暑假某私立大學迎新活動,逼大一新生脫衣褲與咬乳頭的誇張行徑,也立刻引來輿論大加撻伐,正因為類似活動已經超越當事人的身體及心理界線,再好玩的活動在未尊重當事人感受下,甚至會造成或複製歧視言論,都有可能踩到侵犯人權的紅線。試想許多霸凌行為,不正是從不經意的好玩或不尊重的嬉鬧舉動開始的嗎?

我們對於那些切身有關的事務之所以會有一定的敏感度,必然是從日常生活經驗及教育當中培養起來的,因此才會知道尊重的界線在哪裡,避免因無心之過而再度造成傷害。同樣的如果熟知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主導納粹種族清洗猶太人、身心障礙者及同性戀的歷史,就不會天真的認為以色列或德國代表處的抗議是玻璃心發作,還怪總統何必打自己的小孩給人家看?

說穿了該起事件突顯出該校的歷史及公民教育,平時沒有落實培養學生具有歷史敏感度,對人類苦難及創傷的同理心,才會將如此嚴肅的歷史事件放任學生以模仿尊崇納粹主義的方式進行表演,甚至主持人還脫口說出:「快向希特勒敬禮,不然坦克壓過你們,把你們抓進毒煙室!」的離譜言論。事情演變至今的確學生可能因欠缺周全思慮而造成無心之過,但身為歷史老師的導師及事後採取極力包容保護學生的校方,實是難辭其咎。

校方討好學生種下錯誤

過去台少盟曾針對國高中借課問題進行調查,發現被借走最多時間的課程就是歷史、公民或藝術人文課程,這些課程正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核心課程,但在以技職為主的高職體系裡更加不被重視,甚至連授課的師資也未必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學生們往往也被設定為只要學得一技之長並成為順從的勞工即可。此外隨著少子化影響,許多私校只以學生招收率為KPI目標,在降低人事成本下教師的教學品質及素質長年未受重視,教學淪為滿足學生及家長需求導向,為了討好學生,教學活動最後也逐漸失去了教育把關責任。

此次事件正好是類似現象的縮影,該班導師提及事前有提醒學生扮演納粹的問題,但最後還是討好了學生放行過關,並未幫助學生思考清楚所可能產生的後果,加上缺乏不同意見者出面質疑或挑戰,因此當集體共同出錯時,最後形成了集體硬坳、分攤罪惡感的效應。從該校校長在第一時間說出:「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了社會與政治的無知,希望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大人們,要給孩子們好的示範」便可了解,這種牽拖其他人來證明自己的無辜或無心之過,不正好直接打臉了該校缺乏啟發與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與獨立思考的思考教育?事件發生後學校未積極鼓勵學生藉此反思與思考,理解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到底錯在哪裡,反而是用討好的心態處理該事件,導致學生後來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是外界輿論霸凌學生,才是整起事件爭議持續延燒的主因。

重新面對與理解才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歷史教育透過不同歷史觀點的詮釋,還原與呈現歷史真相,從歷史中學習避免重蹈錯誤覆轍,而公民教育則著重於教導學生思辨能力,學習從公民立場思考與尊重不同多元立場利害關係人的聲音,藉此培養成熟的公民素養,這兩項教育在中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思考能力的教育,但在各校落實狀況參差不齊。

德裔政治理論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平傭的邪惡」一書中指出一個極為平凡的人,也可能因為缺乏思考而作出極為邪惡之事。高中生舉納粹旗的cosplay事件值得教育界引以為戒,我們的教育體系會培養出什樣的社會公民,將取決於我們有什麼樣的思考教育。此外總統府或教育部如要追究校方相關責任,最好的方式並非是扣除私校補助款進行懲處,正因為缺乏思考教育才讓這起爭議延燒。因此不如讓該校重新檢視歷史及公民教育的課程內容,並引進外部社會資源協助該校師生,透過多元方式對於相關歷史事件有更多的對話與溝通,讓師生重新面對與理解這次的無心或欠缺思考之過,以增進對人類苦難歷史的敏感度,避免重蹈覆轍才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