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輟-中離生輔導實務與困境面面觀(下)--2016「青春不輟成果分享暨中離生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

台灣中輟-中離生輔導實務與困境面面觀(下)

2016「青春不輟成果分享暨中離生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

 

偏鄉專業輔導人力不足致長期服務關係中斷,關鍵在於穩定人事費

 

▲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孟玉麗專員

 

  位於桃園的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孟玉麗專員說,所服務的少年包括山區的部落原住民與都市原住民,由於山區幅員廣大且交通不便,加上偏遠地區的師資與社工人力都相當缺乏,服務起來非常辛苦,儘管如此,社工仍相當努力與少年和社區維持關係,在少年出事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甚至幫助少年處理感情與家庭問題、募集醫療資金等,若少年有就業需求,「少年On Light」就業輔導計劃會與「青春不輟」專案橫向合作。孟玉麗說,可惜這些資深社工卻因為人事費補助短絀而被迫離職,儘管心中仍放不下這些原住民少年,卻也無可奈何。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董事,台北市恩加貧困家庭協會楊靜齡執行長說,對於社區居民和少年父母而言,一個認識的社工走了,會非常的難過,服務對象與社工建立關係是很難的,若案主看到不認識的人,若未適當處理也會降低求助意願,補助經費不足會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關心服務對象的時候,也要關心服務的社工專業人員。

 

個別化教育計畫助原鄉青少年尋找天賦,建立自信及多元發展

 

▲牧羊人青少年關懷協會蕭宗智理事長

 

  從台東趕赴現場的牧羊人青少年關懷協會蕭宗智理事長說,所服務區域包括大武到蘭嶼等12個區域,範圍相當廣大,對象主要是布農族、排灣族和達悟族的經濟弱勢兒少,自己每個月都要去一次部落,幫助孩子尋找天賦潛能,讓他們能找到發展平台,縮短資源差距,修補破碎的家庭。蕭宗智說,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都有自己個別化的教育計畫(IEP),無論是學薩克斯風、烏克麗麗、騎單車…等等,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觀察孩子的天賦,而不是消耗體力,從各種活動中可發現有些孩子很會助人、善體人意,有些很會修車、射擊;除了尋找天賦之外還要培訓職業技能和證照,孩子就比較不會中離,其中又以技藝或技術類的較適合,若念財務會計之類的,可能會有孩子念不下去而中離。蕭宗智說,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讓孩子有動力念書,「四肢發達,功課會更進步」,避免一直逼讀功課,若削弱孩子自信心則會有反效果。蕭宗智說,希望能將台東這種服務模式推廣到花蓮,量身訂作個別化教育計畫,預防孩子中輟。

 

企業參訪實務體驗,幫助青少年自己動手找出生涯方向

 

▲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顏雁欣社工

 

  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顏雁欣社工說,對中輟生提供團體輔導相當重要,但有需要的人不一定會有興趣參加,透過康樂活動、談論青少年重視的戀愛議題,加上活動後的談心時間,才能吸引他們參與,若有特殊困難無法參加就要去家庭訪問。顏雁欣說,在生涯發展方面透過企業參訪實務體驗,讓孩子覺得有趣,自己做採訪稿,瞭解實務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快樂和辛苦之處,使用排除法找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生涯方向。顏雁欣說,目前相關經費多數投入處理犯罪與藥物濫用的議題,但投入中輟生服務社福單位的經費卻相當不足。

 

促進中輟-中離生探索多元職涯方向,盡早介入輔導成效更佳

 

▲乘風少年學園林哲寧執行長

 

  乘風少年學園林哲寧執行長說,曾與日本的學者及民間組織交流實務經驗,發現對中輟-中離生愈早提供中介輔導的效果會愈好,愈晚則輔導效益遞減,雖然中離問題的原因還需釐清,不同來源的少年有不同需求,包括陪伴關懷或就業輔導等等,盡早輔導以建立青少年與社會的連結,還是對於他們的生涯有幫助。

 

▲「好色計」專案經理張祐嘉

 

  台少盟「好色計」就業力培訓班張祐嘉專案經理說,作為一個公益品牌已經建立完整的培訓模式與課程架構,提供青少年學員一個月的專業設計課程與一個半月的職場見習,建立「就業輔導員-愛心雇主-好色計學員」「黃金鐵三角」,為學員提供個別化的職場見習計畫,促進學員與雇主之間的溝通,七年來已協助184位青少年找到生涯定向與職涯發展目標。張祐嘉說,影響職涯問題的原因相當多種,例如有一位中離生的職涯規劃問題受到愛情問題的困擾,須先處理愛情問題,才能處理職涯規劃問題。張祐嘉說,從2017年起台少盟推動「夢想領航員」的計畫,直接進入學校和學生談職涯規劃。

 

重建青少年的斷裂人際網絡,需要社福組織與學校體系積極合作

 

▲基督教芥菜種會陳培驊主任

 

  基督教芥菜種會陳培驊主任說,早年有舉辦合作式中途班,但因政府經費轉移到中途學校而面臨斷炊,幸而透過台少盟「逆風少年大步走」方案而得以延續對16歲以上少年的輔導。陳培驊說,後來接觸到的中離生個案,有許多是之前曾接觸的中輟生,可見中離與中輟有相當的關連性。陳培驊說,透過體驗探索教育建立基礎生活教育,例如舉辦腳踏車旅行,青少年要在小組決定有限經費內如何採買、分工、搭建帳篷,組織自己的行程,也在過程中發展出自己生活、與人合作的能力,再用排除法找到符合興趣的職涯。陳培驊說,中離生的家庭網絡和學校的人際網絡是斷裂的,很需要社區組織與學校積極合作,協助他們建立生活與人際網絡,重新在網絡裡面找到位置與信心。

 

學校主流教育價值應轉變,避免成為中輟問題根源之一

 

▲全教總社發部主任詹政道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社發部主任詹政道回應,主流教育價值的心態是「這些孩子不愛讀書,『只好』這樣處理」,但若這些孩子可以在乘風少年學園或好色計等處受到職業訓練,又能得到雇主賞識找到工作,為什麼學校做不到呢?在以念書升學為主的價值觀下,將考科無優勢、非考科有優勢的學生視為沒有價值,所以學生不想待在這種學校環境,導致中輟。詹政道說,學校主流教育價值應該轉變,避免繼續成為中輟問題的根源之一,同時應該要有資源支持社工師、心理師等不同專業人員在學校內分工服務學生。

 

未來展望: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輟-中離輔導政策與轉銜服務?

 

▲左起:教育部國教署王佳玲教官、衛福部保護服務司胡木蘭科長、勞動部勞發署李慧芬專門委員

 

  教育部國教署王佳玲教官說,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國教署以在這半年內招開六次研商會議,也邀集專家學者研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穩定就學及中途離校學生輔導機制實施計畫》的實施要點修正,新修定的實施要點納入了各部會資源,衛福部、警政署、勞動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心口司、法務部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和地方政府都會加入。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胡木蘭科長說,衛福部在組織改造前的中輟服務,起初是放在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經費和教育單位搭配處理,但經過6次修正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後,發現這樣會將中輟兒少汙名化,所以就在修法過程中刪掉,在兒童局的預算也被稀釋到只有100多萬元,所以中輟-中離生若是遭到家暴、性侵的情況,保護服務司可以介入協助,但若吸毒就會依少事法處理。各縣市社會局處或醫療機構,可以找到社工司的資源,或心口司的心理諮商資源。
  勞動力發展署李慧芬專門委員說,每個縣市設有就業服務中心,全國有400多個就業服務據點,也有台灣就業通等就業資料庫和協助工具,就業服務站台也跟在地NPO有合作,要互相建立關係才能知道彼此的工作情況。
台少盟李建清理事長說,希望政府機關統整資源,放在一個窗口提供給民間組織,若學生中輟失去行蹤,學校也應有人力進行追蹤輔導,過渡階段政府人力不足,可以借助民間資源,但長遠還是要有足夠的人力編制,此外也希望在正式課程納入職涯探索的多元管道。

 

政府人員與資源編制不足,代位服務的社福組織人力經費從何而來?

 

▲左起:台少盟理事長李建清、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楊靜齡董事、王榮璋立法委員、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

 

  高雄空中大學許文英助理教授提問,勞動部與衛福部能否與企業合作,提供社福團體協助,讓企業認養社福機構人事費?勞動力發展署李慧芬專門委員回應,企業認養跟NPO的贊助關係,比較不是政府能介入的,但可討論政府補助NPO人事費的議題。保護服務司胡木蘭科長說,企業希望看到補助效益直接發生在服務對象身上,所以會給寄養費與照顧費,但不會給人事費。
  王榮璋立法委員說,令人難過的是大家已經卑微到要求政府找企業資源支應,國家公權力無法要求企業捐款,但應讓比較賺錢的人繳納應繳稅金,由政府負責編制足夠的人員和資源來解決問題。

 

中輟-中離問題須銜接社政、教育與勞政資源,補強社會安全網

  現場一位合作式中途班社工回應,當可以預期國一的孩子有轉銜上的困難,希望能提早轉給社政作雙軌制的搭配服務,不必等到國三才介入,實務上常遇到孩子被從家裡趕出去,或是去工作,但孩子常常是日領制或週領制的工作,無法立刻有月領制的工作讓他維生和發展,所以他看到職訓就會退縮。
  現場一位高中教師回應,班上每10個人就有一個是對學校教育沒有興趣的「潛伏中離生」,當10年後他走在路上可能就是無處發洩內心憤懣而隨機砍人的人,最近一個潑女生去光水燒傷的19歲青年,之前就是中離生,政府不應只是補助義務教育延伸,讓學校變成托兒所,應更積極關注非行少年和潛伏中離生。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楊靜齡董事說,青少年需要歸屬感,在學校若沒有歸屬感就無法融入學習,必須聆聽每個孩子的困難和需要。
  台少盟葉大華秘書長總結,長期來看中輟資源萎縮並非好現象,希望各部會研議,讓資源放在對的地方。葉大華說,要建立社會安全網幫助年輕人,避免隨機殺人的情況再次發生。葉大華說,青少年可能沒有選票影響政治資源分配,因此台少盟一直站在世代正義立場推動十八歲投票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