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成績以外,更該重視兒少心理健康

【台少盟新聞稿】

「大學成績放榜,台少盟籲分數以外,更該重視兒少心理健康」記者會(20250226)

 

發言人: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
發言地點:立法院研究大樓1樓會議室

發言主題: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成績以外,更該重視兒少心理健康

主辦單位:立法委員林月琴辦公室、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昨日(2月25日)是大學成績公告的日子,全台高中生迎來緊張的時刻。社群平台上充斥著分數的分享,有人開心歡呼,但也有人因未達預期而陷入低潮。在這個分數至上的氛圍中,許多考生承受著來自同儕、家庭與社會的壓力,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與立法委員林月琴共同呼籲:在談論成績的同時,社會應該更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全體大合照

 

隨著Threads等社群平台興起,青少年擁有更多分享資訊及心情的空間,但這同時也讓「成績比較」變得更加無所不在。一些考生擔心自己成績未達標,又看到社群媒體上各種成績單的分享,害怕在這樣的社群壓力下,自己的成績不如人。就如同昨天在Threads平台上的各種串文,有人對成績結果滿意,想上平台詢問落點;有人非常難過,覺得努力的結果不如人意,沒有好好發揮,或試圖以各種玩笑話帶過自己對於成績不如預期的情緒;也有同學早已釋然,認為成績不是一切。

 

立法委員林月琴指出,儘管教育基本法中已明說教育的核心是協助每位學生開拓生涯、多元發展,然現行體制中,仍容易陷入榜單迷思,卻也造成近年志趣不合修退學人數逐年增加;而學生的校園及生活壓力所造成的心理議題,也是政府應主動掌握的數據。此外,林月琴也表示,在成績放榜後,也有許多學校、補習班公布榜單作為宣傳,但辦公室卻也接收到實際案例,有歹徒以榜單作為資料,在社群平台蒐集學生資訊,藉以掌握學生日常進行跟蹤、偷拍等行為。呼籲不應忽略學生個資公開所造成的風險。
 

來自華江高中的高三生李秉勳提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可忽視,我自己的班導在近期課堂上也不斷地鼓勵我們,指導我們在備審資料如何做準備,甚至教我們如何做落點分析。同時期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來自家庭的支持與肯定以增進情感連結,對於學生的正向影響有著顯著的幫助。政府應持續完善學生輔導制度,建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願意主動諮詢信任的老師。

 

而來自建國高中高三生曾敬堯提到,面對學測成績放榜,同學的不安可能來自於幾個面向,包含家庭期待、同儕比較、面對成績與未來升學的不確定性。也經常聽到同學討論,認為自己的成績不理想,要到分科測驗才有望錄取理想校系,甚至可能於事無補。同時也提出學生的壓力不只在放榜當天,也並非考上大學後,便一夕之間釋放,校園心理健康議題,值得社會大眾及主管機關更長遠的關注。

 

每每到了成績公告的時刻,這樣互相比較的壓力,不僅可能影響自信心,更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長遠影響。台少盟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社會過度強調學業表現,導致「考高分才是成功」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而社群平台的興起,過度放大對於成就的追求,更容易讓青少年陷入「沒有好成績是不是很失敗」、「沒有念xx科系是不是魯蛇」的迷思中。成績、科系並不是決定未來的唯一標準,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給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空間,每位努力過的考生都值得被肯定。

 

最後,在這個成績公告之際,各校學生對於心理輔導的需求會來到高峰。然而,對於目前校園中缺乏的輔導人力予以補齊,在這個放榜的時刻,校園中的輔導人力是否能夠應對,以及導師是否能夠提供學生心理上的支持,也同時值得我們關注。
 


▲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發言

台少盟呼籲:

  1. 「只要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學生可以給自己肯定,家長及老師也該給予孩子正向支持,別讓分數成為唯一衡量標準。
  2. 校方不應過度宣傳高分考生,避免營造「造神文化」,使其他學生產生無形壓力。
  3. 社會應該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建立更友善的學習與成長環境,讓青少年的學習成果,不被唯一的成績綁架。
  4. 雖《學生輔導法》已於去年正式修法完成,對於目前校園中缺乏的輔導人力予以補齊,然而在放榜的時刻,校園中的輔導人力是否能夠應對突現的大量需求?導師是否能夠提供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在新制《學輔法》甫上路的現今,都值得觀察。

 

一時的成績不是未來的一切,而心理健康卻是影響一生的重要課題。

在這個成績公布的時刻,台少盟再次重申,希望各界能夠關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給予更多支持與陪伴,讓青少年能夠在重視心理健康,媒體也不要鼓吹造神文化。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