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麼說…多點台灣當代文學 更能了解這塊土地(自由/2017/09/12)

「現在的語文能力不盡然是文言文教育能夠建構的。」台南女中二年級蔡嘉軒、呂珮瑄、楊青霞、邱筱涵認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現為必修學分,文言文即使調降至卅%,整體的比例還是非常高,調降對古文教育影響不大。而且,文言文讀得再多,無法對日常溝通有實際幫助,語文能力也不會變好。

 雄中學生廖志悅(左)與紀詠仁(右)都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記者洪定宏攝)
雄中學生廖志悅(左)與紀詠仁(右)都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記者洪定宏攝)
降至3成 對古文教育影響不大
四人認為,白話文的價值並不一定低於文言文,比起中國的文言文,多一點台灣當代文學,學生更能了解這塊土地。例如廖鴻基、吳明益、葉石濤、陳千武的作品,可以看見台灣有很多美麗的文學。吳明益的《複眼人》就是用吸引人的故事,帶讀者探討生態議題。

相關專案: 
青少年新聞中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