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中信:不只是青少年的問題(王浩威)(蘋果/2017/09/12)
9月初是開學的時間,許多不同的國家陸續都出現了青少年自殺的消息。這包括在台北的一所知名女校的新入學學生和香港現任教育局副局長的青年兒子。而很早以前就注意到開學時期自殺風潮的日本,儘管今年政策上大力的呼籲和積極的行動,東京還是出現了一位九年級的學生撞車自殺的消息。
青少年自殺率的節節高升,嚴格說起來不是只有開學的時期。在開學時的提高,只是反映了他們的自殺議題跟學校或學業有關。
然而,真的只有跟學業有關嗎?
的確,這些年來有報告提到青少年自殺傾向提高的國家,或是在政策上開始注意到青少年自殺的國家,包括了日本、印度、香港、台灣、中國等地區。有的則是強調族群的差別,譬如在美國西岸的灣區,許多心理專業人員提出亞裔人士青少年自殺率特別高的現象;這雖然沒有進一步的調查,但是灣區亞裔青少年的自殺,一般認為是和亞洲文化對青少年學業成就的要求有關。
自殺行為世代差異
然而,除了這些十分重視學業的亞洲國家,其他的地區也是有青少年自殺率增加的傾向。英國就是一個例子。
在英國,學生自殺亦有惡化趨勢。在2011年,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有112名學生自殺,比2007年上升5成。自殺已經成為青少年死亡原因第二名,但現時英國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仍然未有定論。《衛報》這份代表英國左翼聲音的報紙,2013年曾經有個專題,認為學生日益嚴重的自殺問題是保守黨上台後推行的教育新政策,反而導致了學費上升。而學生無法償還助學貸款的情形下,因財務壓力而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