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投票資料2006北市主要少年福利政策訴求

  2006少年福利政策三大民間訴求          

1.逐年提昇少年福利預算及公益彩券盈餘分配達社福經費總預算百分之五(目前僅達0.5%左右),於六大行政區每區至少設置一個青少年服務中心、配置五個少年福利工作者人力,提供包括弱勢青少年、在地青少年各式可近性的福利服務。

 

2.於市府下設置「青少年就業促進委員會」,檢討北市現有「潛龍計劃」,於台北市各區就業服務中心或民間團體加強編置至少一名青少年就業輔導員,投資發展弱勢少年多元適性就業支持體系,並結合業界開發新型態青少年就業見習管道及就業訓練模式,以建構完備的台北市青少年就業支持政策。

 

3.訂定「台北市青少年休閒空間近用辦法」,檢討現有台北市青少年各式公共休閒場地使用成效和普及性,並規劃開放公共空間提供青少年進行彩繪塗鴉創作,於西門町、東區設立專屬青少年創意交流空間,以促進青少年多元生涯發展與公共空間近用權。

 

                                        資料來源: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勵馨基金會  基督教勵友中心  乘風少年學園

2006台北市少年福利政策民間版訴求 

一、建構民間平等參與的專業福利服務

1.逐年提昇少年福利預算及公益彩券盈餘分配達社福經費總預算百分之五(目前僅達0.5%左右),建構公平合理之少年福利服務補助模式──市府應邀集專家學者及民間機構團體,建立合理之方案委託評估指標與經費補助機制,結合民間資源辦理少年福利服務時應力求權利義務之對等,以利建構少年福利團體平等參與之空間。

2.於六大行政區每區至少設置一個青少年服務中心、配置五個少年福利工作者人力,提供包括弱勢青少年、在地青少年各式可近性的福利服務──相較於婦女、老人、早療中心等,少年服務中心的數量患寡也患不均,應於各行政區增設少年中心提供各區少年可近性的服務。

二、強化中輟生輔導

1.建構中輟生輔導統合機制──可成立個案管理中心統合學校、教育局、社會局、勞工局、衛生局、少輔會、少年隊等單位之直向與橫向協調與合作,扮演居中協調與確認權責的角色。

2.積極建構學校教育改善措施──教育局應以正向鼓勵形式,增加學校主動協助低學習成就或學校適應困難學生之動力與誘因,提高學校師長對中輟生再度復學的接受度,使復學的中輟生能順利返回校園。

3.開放多元學歷認證──協助了解低學習成就學生之性向與興趣,提供多元學習管道,加強課業輔導,並開發適合之休閒產業,開放有興趣及意願之少年學習並取得相關證照。

4.檢討現有學校社工制度──由社政單位結合教育單位規劃有效橫向聯繫機制,確立學校社工處遇目標與流程。

三、職業探索及就業權益

1.  於市府下設置「青少年就業促進委員會」,整合勞政與社政體系,建構完備之青少年就業支持體系­--增加就服中心或民間團體青少年就業輔導人力,建構弱勢少年多元適性就業支持體系與開發新行業與小工班新型態工作訓練如實習商店等。

2.  強化少年生涯規劃與轉銜服務──連結教育及社政系統,規劃少年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協助少年銜接與適應學校生活與職業生涯之轉變。

3.  開發弱勢少年工作見習之管道──由政府結合企業資源,提供工作體驗場所、見習項目、見習機會予有需要之少年。

4.  保障少年工作權益──勞工局應加強少年工作安全之維護及宣導,並加強宣導雇主為部分工時少年投保。

5.  重新檢視「潛龍計畫」──實際考量弱勢少年需求,降低加入計畫門檻,放寬過程要求,使有需要的少年可實際受惠。

四、增強未婚懷孕防治

1.建構跨專業領域的服務系統──少年發生非預期懷孕事件時,需要教育、社政、心理衛生、醫療、勞政等單位,共同建構整合的服務轉銜系統與跨專業領域橫向的整合服務。

2.加強學校未婚懷孕議題的宣導──國高中職學校應於性教育課程中增加對未婚懷孕議題的宣導。

3.加強醫療系統諮詢與轉介服務──衛生局應加強醫療院所對終止懷孕少女之相關醫療諮詢及後續轉介服務。

五、強化青少年公共休閒空間近用權

1. 訂定「台北市青少年休閒空間近用辦法」檢討現有台北市青少年各式公共休閒場地

(如:Y17、極限運動公園、街舞場地..等)使用成效、使用率、設施安全性、使用費用

合理性和普及性,強化青少年空間近用權。

2. 於六大行政區規劃開放公共空間提供青少年進行彩繪塗鴉創作,並於西門町或東區

設立青少年專屬創意交流空間,以促進青少年多元生涯發展與休閒權益。

相關專案: 
十八歲公民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