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少年生涯轉銜與就業:問題的外貌與內涵的想像
李易駿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副教授
Email: yjlee@pu.edu.tw
2009年6月24日「東亞青少年就業政策與方案探討」研討會與談引言報告。
台灣的青少年轉銜/就業現象的後續議題
在以上對青年失業/就業現象的總體背景予以描述中,諸多議題逐漸浮現出來:台灣是否存在著青年的失業現象?以及台灣青年的失業/就業現象為何?而在就業與失業之間,又存在著何種非典型的就業經驗?進而從青年就業的議題脈絡中,探討台灣的青年就業與轉銜現象,並討論青年轉銜中的個人選擇機會與結構限制。
一、台灣的青年失業/就業現象的總體特性
失業的相關數據,可以對台灣的青年的失業情況有一些初步的認識。一、台灣如同其他西方國家、以及日本一般,開始出現青年失業的現象,特別是這個現象自2001年以來,已持續了一段期間,青年的高失業現象似已常態化了。二、台灣的青年失業現象亦如同先進國家般,青年失業率遠高於全體的失業率。在15-24歲組的失業率甚至是全體失業率的二倍。三、青年(15-24歲組)雖容易淪入失業,但相對而言仍易重新回到勞動市場。
二、從學習挫折到職場挫折:青年的挫折處理能力
不少對於青少年中輟或未進入高級中學(或高職)階段就學之原因的研究,多指向學習成就低落、在學習挫折的壓力下,轉而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然而,從就業的相關數據來看,則一方面呈現出進入就業不易(初次尋職),以及就業職場同樣灾必然輕鬆、順利的,包括從低階服務業勞動的本質及以從離開原有工作的原因來看(對原有工作不滿意)。顯然地,勞動市場並不是迴避學習成就低落、逃避學習挫折的地方。相對地,對提早進入勞動市場的青少年而言,就業職場或許仍是充滿艱辛挫折的另一個場域。
吾人無意對就業職場是否充滿艱辛予以太多的討論,而在於思考:傳統上鼓勵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進入職場是否仍是一個合宜的思考方向,或者,吾人想要提出的問題是:當吾人同時提供了那些協助(套裝)的情況下,失學青少年乃可能進入職場,有不同的發展可能。顯然地,對於未能完成中學學業、或僅完成中學學業的青年而言,期待彼等可以有高的、具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本或就業力,恐怕不是合理的期待。相對地,吾人所可以努力的似僅可以集中在協助彼等面對挫折,面對低階服務業職場真實而嚴苛的待遇。
三、台灣的青少年生涯轉銜問題的本質:身份認同問題或就業困難問題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台灣,由於高等教育的普及與擴張,90%的青少年、甚至是年輕成人多仍處於就學的環境中,而在經濟上多尚處於依賴家人的情況中。而在這樣的相對背景中,對於失學、離開學校的青年而言,多半不會認同必須負擔家計、甚至開始承擔成年人的角色與責任。從青年易失業及重新就業、從青年「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離開工作等資訊,固然同時說明了或理想的就業機會不易獲得,但似也間接說明了就業中的青年對於彼等職業生涯仍處於探索的階段、以及對生涯身份尚處於欠缺認同的情況。
對於生涯身份認同的困境,的確也不是台灣所獨有的。在西方國家的研究與討論中,學者們不但提出尼特族(NEET)概念,更有學者以「零地位」(Status Zer0 )(Williamson, 1997)稱之。而台灣的研究者(李易駿、古允文,2007)指出:當社會開放自由選擇、多元類型的生涯轉銜機會予青年之際,並未能提供給青年適當的引導,更使得部分青年迷失在多元的生涯轉銜機會中。而針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政府不宜促進具社會壓力型態的生涯引導,而或許由民間組織透過社會倡導、社會性的風氣引導,或也是可能的努力方向。
四、弱勢青年的生涯轉銜困境需要對象性的政策
當然,從青年易失業及再就業的情況來看,都是青年生涯轉銜不順利的表現。而除了總體數據所呈現的全貌外,在個別青年的就業與轉銜上,必然受到個人人力資本、對工作條件期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即青年們的就業風險不是同等的。雖然,在台灣地區尚欠缺大規模的統計調查,而可以對青年生涯轉銜不順利之情況予以歸因與分析。即這些風險的差異顯然與個人特質、家庭資源有關。
但從失學與中輟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來看,來自弱勢(單親、原住民、貧窮)家庭的比例顯然較高。即與社會階層有關連。即社會階層透過學歷、就業位置與就業類型,再製了不利的地位。即來自較低社會階層、甚至是弱勢家庭的青年,在生涯轉銜上恐怕是更為不利的。
長期以來,社會政策、特別是經濟性給付的政策,易於在全民性與選擇性政策間權衡抉擇。相對地,就業政策服務較少有所謂針對弱勢的設計。特別是來自於社會階層性的弱勢選擇,不但不易被接受,在執行上更顯困難。
然而,面對弱勢青年生涯轉銜的困境,在不易直接於轉銜接段提供服務的情況下,則或可考量將服務輸送更往轉銜的前置階段,即在學校端來執行。當然,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的幾個國家多有推行「企業實習」、「產業合作」、「最後一哩」等有助於生涯轉銜的服務設計。或仍宜在此精神與作法中,在規模與內容上朝向更能滿足弱勢青年需求、達成順利穩定就業而努力。
五、青年失業現象對為社會福利體系的運作的可能危機應予以因應
正如青年就業議題在OECD及英國的討論中所被關心的,議題的意義不僅僅是青年本身的就業與否,更有其社會與福利國家體系運作的體系性意義。
台灣的社會安全制度乃是以社會保險、繳費及累積年資為核心機制的。即在台灣的情況,台灣勞工的社會安全保障、特別是老年經濟保障乃分別由社會保險(勞保)及個人儲金(勞退新制提撥)來組成,而此二種保障制度均以長期就業(長期繳納保費與提撥)為制度運作前提的。但是如果青年無法順利進入勞動市場成為全職工作者,而持續在部分工時或暫時性工作職位移動,即在非典就業漸常態化,及企業藉此規避參與到社會安全制度、與非典型就業長期化的情況下,進而使得終身參與在社會安全保障的期間不足,即社會保險及個人儲金的運作前提並未能被滿足,成為制度的盲點。其未來的影響與對國家的青年的惡果恐怕是無法想像的。也因此,吾人有必要預為此一現象有適當的回應。即如何適當地將包括部分工時、暫時性工作、人力派遣等非典型工作型態之就者納入社會安全體系,乃有其必要。
六、從社會代價的角度探討青年轉銜議題
在台灣,青年轉銜困境現象被簡化為經濟環境不佳青年個人人力資本不足。進而在攻策上出現二極化的現象。簡化為經濟問題,試圖透過經濟與就業政策予以舒緩。或相對地,透過教育與職業訓練服務試圖提昇人力資本。有轉銜困境的青年,除可能存在此二種困境外,更可能在教育體系中即已是充滿挫折的,進而出現失學(或中輟)。然而,對於失學(或中輟)青年的服務是高人力成本、高費用的服務,而或存在著資源投入、服務不足的情況。但是失學(或中輟)青年所延伸的治安問題、社會服務需求、額外的福利給付、社會價值錯亂之代價。必須予進行具體的評估,以對社會大眾與執政者有說服力,進而有更具體的資源投入。
七、青年失學/就業/轉銜議題待聚焦
固然,青年就業與轉銜議題已為西方工業化國家及東亞的日、韓、台等國的部分學者所關心,但至少對台灣而言,這個現象及所延伸的議題討論仍相當紛歧,而有待聚焦。幾組紛歧待釐清的議題組包括:(1)、討論的對象是年輕成人(20-30歲)、青年(18-25歲)或青少年(15-20歲)。不同的年齡對象,一方面生涯發展階段、任務不同、社會責任不同、甚至政府的主管機關亦不相同。進而對議題的探討角度與觀點亦可能有不同。(2)、干預、引導或個人自由的價值立場。受社會工作或社會福利政策的設計,總是避免太強調以中產階級的價值立場強加予弱勢階級者。簡言之,社會政策長期以來一直在某種度上與改變政策對象之行為、價值。而在青年的就業/生涯轉涯上,社會是否期待改變青少年的就業態度、是否期待將青少年的就業態度引導到特定的立場(如鼓勵升學、或鼓勵創業)。但顯然地,任何一位干預者、行動者,或方案服務提供者,必須干預的價值態度具有自省的理解,進而對所主張的價值予以堅持。當然,任何價值的選擇,必然要面對挑戰與衝突。(3)、此一議題的核心為何?是就業議題、生涯認同與發展問題,或升學問題。延續對議題象的不同界定並結合不同的價值態度,則影響所及乃是對此等現象核心問題的不同的思維,而將之視為是就業議題、生涯認同與發展問題,或升學問題,進而影響到政策的規劃與方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