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少盟會後新聞稿】五一勞動節 疫情紓困 莫忘青少年勞工

五一勞動節 疫情紓困 莫忘青少年勞工

台少盟調查:44%青少年勞工受衝擊 七成不知政府紓困方案 五成無勞保保障

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今年五一勞動節,台灣面臨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政府也在第一階段提出2100億的紓困振興條例,當中也包含幫助各行各業的勞工減少停工或放無薪假之衝擊。然而,當如此龐大資源要進行配置時,根據108年主計總處的調查15-24歲勞工總數為86萬6千多人,長期關注青少年勞動權益的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呼籲政府不要忘記這群青少年勞工的紓困需求與長期以來的勞動權益困境。本次記者會特別邀集關注世代正義連線跨黨派立委與民間團體,透過兩份研究調查報告,一方面具體呈現武漢肺炎疫情對於台灣青少年勞工的衝擊;另一方面以十八歲以下進修部學生的校外勞動調查為例,讓社會各界更清楚看見青少年勞工因為年齡與各項限制,造成其勞動權益更易受到犧牲。

  記者會開始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說明,從4月23日到28日透過網路問卷針對24歲以下青年勞工進行「武漢肺炎疫情對青少年職場工作衝擊調查」,共有727份回應,其中有7成5為十八歲以下青少年。調查結果總計有4成4的青少年表示工作因疫情受到影響,影響比例最多的為:減班與工時減少,以及薪資變少、被放無薪假等狀況。另從工作場域來看,最受影響的工作場域為:飯店民宿、櫃台零售、餐飲服務業;此外,工地營造、工廠/加工以及量販店/超商也依序有3成5到近2成的青少年表示公司已經有相關的疫情衝擊規劃。另從年齡層交叉分析,19-20歲、21-24歲青少年勞工分別有6成與近8成表示工作已受到疫情衝擊,顯見這群社會新鮮人應是政府要優先關注與紓困的族群;而15-18歲的未成年勞工則有4成5左右表示受到影響。

 

    此外,現行政府紓困方案多以有勞保為必要條件,但無論是此次問卷調查或歷年民間團體的勞動調查報告,皆顯示有勞保的青少年勞工比例約為4到5成,有2到3成無勞保或任何保險,且令人憂心的是,歷次調查都有3成比例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勞保,顯見青少年勞動教育及勞權意識都需要再加強與提升。因此政府的紓困政策條件設定,更應考量到這群相對有較高比例沒有勞保的青少年勞工。最後問卷也針對現行政府的紓困政策詢問青少年是否知道,結果顯示有近7成完全不知道,9%表示知道但不符合需求、5%說知道但不知如何申請。因此強烈建議教育部及勞動部應提升紓困方案訊息能有效觸及青少年勞工,並設置相關諮詢窗口,申請流程應以清楚簡單為原則。

 

  台少盟劉志洋組長指出,透過此次疫情的紓困討論,我們再次呼籲教育部及勞動部應常態性的掌握青少年勞工的勞動實況,當面臨疫情如此龐大資源要進行配置,才能成為政策擬定時的重要基礎。尤其在2017年「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審查」結論性意見中,國際審查專家直指我國對於青少年勞動樣態掌握不足,將會造成政策制定時的盲點,故要求應針對學生勞動者進行徹底的研究。因此台少盟於去年度與國教署倡議合作進行2018-2019「十八歲以下進修部學生校外勞動實況調查」,總計針對全台灣12所進修部96位學生的焦點團體訪談,以及進修部18歲以下學生1200份問卷調查。107學年度進修部18歲以下的學生總數為30,806人,有相當高比例學生半工半讀,因此本次調查優先針對這群勞動強度最高的青少年學生族群進行研究,以瞭解其勞動現況與所遭遇到的勞動困境。此份研究報告也是台灣少數大規模針對18歲以下青少年勞動者的勞動現況調。

 

  研究發現,進修部學生學業工作兩頭燒的狀況讓生活充滿壓力,有6成2的同學需要自己賺零用錢,5成2需要負擔自己生活費用,4成7須分擔家計。也因此有9成3進修部學生16歲已經有第一份工作經驗,甚至更要注意到的是進修部學生年紀越小(15歲),因為尋職困難較其他年齡層反而越容易曝露在高風險職場,例如工地營造、工廠加工、水電與汽修。此外,因為經濟需求這群青少年工作者不僅提前投入職場,他們的工作時間也幾乎跟成人沒有差別,高達7成5學生每天工時5-8小時,3成5以上每周工作天數5天以上。訪談中青少年表示常常無法準時上課只能放棄課業或勉強維持、上課常打瞌睡以及身體無法負荷。

 

  這群進修部的青少年勞工在辛苦工作之外,還要面對的是勞動條件低落與職業安全風險。調查顯示,符合最低薪資與有納保的同學僅約5成,有43%常會遇到不合理的狀況,包含超時工作、連續工作七天、雇主隨意扣錢與言語暴力等。在職業安全方面有約1成的同學曾工作到凌晨,4成曾在職場受傷。綜合上述總總限制,無論是經濟壓力、年紀小雇主雇用意願不高、需要配合學校時間、工作專業技能不足以及移動工具有限,青少年勞工在職場的競爭呈現相對弱勢的景況,特別是在工作機會較少的非都會地區,青少年往往只能被迫接受勞動條件與環境較差的工作,例如低薪資、獨自在夜間或深夜危險工作、缺乏完整的教育訓練等,也更加凸顯出現行勞檢制度的不足。

 

  與會的民間團體呼籲,政府各部會要看見這群青少年勞動者的身影,並具體落實相關人權公約,正視青少年勞工勞動條件備受威脅的事實。針對青少年勞工的疫情紓困民團主張:

  • 、教育部及勞動部應提升紓困方案訊息能有效觸及青少年,並設置相關諮詢窗口,申

  請流程應以清楚簡單為原則。

  • 、建議教育部的學貸紓困、勞動部的安心即時安心就業方案與勞工紓困3萬元以及

  衛福部的急難救助應優先調查與協助19-24歲社會新鮮人,以及有經濟困難、需要

  以工作維持生活與家計的弱勢青少年。此外也應特別加強針對於飯店民宿、櫃台零

  售、餐飲服務等職場工作之青少年的紓困協助。

  • 、勞動部紓困措施申請條件應符合青少年工作樣態,不應僅限於有無勞保或就業保險

  作為條件。

  • 、勞動部及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媒合與即時上工專案,推介之職缺應考量青少年勞工就

  學時間及交通工具的限制。

 

     另就整體青少年勞工政策,民團建議:

   一、勞動部應擴大青少年就業政策的服務對象:優先保障弱勢青少年,修正就業服務法第

       24條,增列階段性就業困難與初入職場的青少年,納入如進修部十八歲以下的青少

年勞工。

二、勞動部與教育部應合作提升青少年勞工納勞保比例:歷年民間團體針對青少年勞動

    權益調查結果,青少年納保率始終都是6成上下,且年紀越小越納保率越低。現行

    政府雖然已推動「《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法》草案」用以補未納保的權益損失,然勞

    保的實質效益尚包含勞退年資與年金與各項給付等重要社會保險機制,故不應忽視

    勞保對於青少年勞工退休保障的實質意義。尤其青少年多半於五人以下的行業工

    作,然投保職業工會的比例也偏低,故建議勞動部與教育部應合作促使職業工會提

    升協助於未滿五人職場工作的青少年勞工納勞保之比例,並加強宣導納勞保重要

    性。

三、加強青少年職場勞動檢查:歷年民間團體針對青少年勞動權益調查結果,青少年期

    望透過政府的勞動檢查讓雇主警醒,避免損害青少年勞動權益。但是,多年來政府

    青少年勞動專案的成效不明且因勞檢人力不足致抽檢率偏低。故建議參照台北市勞

    工局推動之勞動條件陪檢人制度,結合青少年團體就業輔導人員陪同勞檢,以此促

    進青少年專案勞檢的效益與品質。

    四、修勞基法保障夜間工作青少年權益:現行勞基法對於青年勞工的保障,僅限於15-16

       歲的童工,16歲到18歲的勞動保障與權益促進,僅散見於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9條、

       就業服務法的特殊服務對象等。建議應參照日本、德國等國家,針對十八歲以下的勞

       工提供完整的勞工權益法規保障,特別應優先針對18歲以下於深夜工作之青少年勞

       工,應修法保障其夜間工作必要之保護性措施,避免成為危勞。

民間團體與立法委員會議發言摘要彙整(依發言順序)

立法委員蘇巧慧提到:從勞動部的調查可見,青少年的就業大多以各式服務業為主,而疫情影響最大的產業正是服務業。針對疫情紓困,現在勞動部也正在研擬「安穩青年就業計畫」,希望減緩畢業季學生在覓職上遇到的困難,目前只針對大專以上的畢業生實施,蘇巧慧委員也希望能夠放寬,納入高中職畢業即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

 

宜蘭縣得安家庭關懷協會李建清執行長首先建議,疫情紓困應扣連加強青少年人力資本投資,在這一波的疫情紓困措施,比較可惜的是政府沒有將資源連動到人才培訓、教育訓練。政府應趁此機會結合民間專業輔導單位,對重點的紓困產業提供青少年有關勞工權益、安全衛生、知識技術等教育、給予職業培訓投資。並對於參與培訓青少年勞工,給予相對薪資補貼,以鼓勵青少年勞工參加意願及雇主派訓意願。以此將可因應未來疫情過後,產業復甦人力資源素質之提升。他也提到,因為城鄉差距,導致都市以外地區青少年上下班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希望能有相關配套協助。例如:乘坐或租賃交通工具之補貼措施,租屋補貼措施等。最後,李建清理事長呼籲教育及勞動主管機關應持續主動對於青少年勞動樣態進行相關調查及研究,以檢討改進修正對於青少年相關勞動權益與保障措施。。

 

立法委員林淑芬表示,從勞工保險的角度來看,青少年是勞工族群的弱勢,在六成以下勞保覆蓋率的情況下,許多青少年又是在未滿五人的小型職場,雇主無須強制納保。如果青少年要透過職業工會納保,門檻卻又很高,除了要繳交會費之外,勞工保險自付額度也較高,因此,對於收入更低的青少年勞工來說就容易被勞保排除在外。此外,他也指出青少年勞工身分的模糊性造成勞動部與教育部針對這群青少年勞工權益,大多以互推皮球的方式推卸責任。這個模糊空間讓部分工時及兼職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衝擊。在疫情衝擊之下,教育部已經提出針對「家庭經濟受衝擊」的救濟方案,但是根據台少盟調查報告裡顯示,有高達52%的學生打工是為了「負擔自己的生活費用」,因此希望教育部能把救濟條件放寬。同時,教育部也可以提高校內工作的名額與機會讓青少年可以就近就業。最後,林淑芬委員認為勞動部必須看見「連勞保都沒有的勞工」,因為青少年的經驗多不足,且工作多具有臨時性、流動性高,勞動場域的風險也相對高。許多政府對於雇主所要求的勞動安全教育都難已觸及到青少年勞工,因此政府應該針對這些青少年、提供勞動權益教育、勞動權益保障的資訊與資源,改變長久以來青少年勞權被忽視的現狀。期望政府能夠大刀破斧的提出具體政策,協助青少年勞工長久以來現況沒有改變的勞動權益低落之現況。

 

立法委員林昶佐指出,台灣目前職場的現況是,打工族的排班方式不是「約定排班」,多是「雇主指示排班」,也就是雇主視人力需要,請打工者排班多少時段。現在因應疫情,若雇主減少排班,而雙方本來又沒有「約定排班」,如何符合安心就業計畫認定的減班休息,會產生疑議。這突顯了台灣的法規是用全職勞工的概念來思考部分工時勞工面對的問題。我們鄰近的日本,早在1993年就制訂「部分工時勞動法」,而台灣至今都還欠缺這方面的完備法制,只有行政命令等級的注意事項。因此,委員今天除了支持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所提出的紓困條例應加強對青少年勞工的協助,也提出應該要訂定部分工時勞工的專法,依照打工族的特性,從基礎給予保障。

 

立法委員高虹安說明,現今的勞工保險制度,若公司及組織不到五人,依法不需要強制投保勞保,因此導致疫情紓困無法雨露均霑。同時,「充電再出發」計劃,要求青少年參與職訓,但是大多青少年仍須兼顧課業,可能無法他們的需求。她也補充,「青少年就業輔導員」及勞動基準法,應在青少年就業穩定上有更多的協助。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張烽益執行長回應,部分工時的認定,的確在台灣目前的法規會有爭議。若能參考國外的部分工時保護法,針對勞動契約訂定給予「最低工時保障」,才能改善兼職學生的困境,避免雇主任意排班的影響權益,甚或是已刻意不排班的方式逼迫員工離職。同時,張峰益執行長特別提醒,建教生在疫情中仍然投入在這次衝擊較大的產業餐飲或旅宿業,卻因為工時減少回學校的關係,訓練津貼大幅減少。他們也因為不是「受僱」的身份,因此未能獲得紓困,這部分教育部在紓困方案的規畫時務必要同步納入。

 

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鄭中睿理事指出:青年勞動95聯盟曾經在2016-2017間針對全台十所大學進行調查,約有45%的學生工作沒有勞保。因此,勞動部在訂定紓困計畫時,要怎麼把門打開,納入更多部分工時、青少年工作者的需求是關鍵。另外,現行職業工會對於部分工時的青少年勞工參與納保相關申請程序並不友善。此外,單一工會的制度,讓職業工會壟斷相關管道,職業工會應該要在此時負起更多責任,協助青少年勞工納保。然而,正本清源來說,勞工全面強制納保應是不能迴避的方向,不應再受限於未滿五人職場無須納保的規範,如此社會安全網才能接住所有勞工。最後,在技術層面上政府應規畫勞工可以個人納保的方式,降低勞工納保的門檻以此建構更完整的社會安全網絡。

 

立法委員林奕華提到,建教生在疫情紓困的討論中,的確是沒有被談論的議題之一。如何協助「沒有勞保」、「自由工作者」以及「多元的工作型態」勞工能夠找到自身可利用的紓困方案,是政府在往後「紓困3.0」要努力的事。另外,她也提出「安穩青年就業計劃」,預計投入60億,補助六萬名額的青少年投入職場,應該要把相關配套想清楚,包括補助的時程、薪資標準等。

新聞聯絡人:

台少盟 葉大華 秘書長 02-2369-5195#10 

台少盟 劉志洋 組長   02-2926-6177#16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