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 兒少新聞鑑定團--金芭樂獎』頒獎典禮新聞資料
『第二屆 兒少新聞鑑定團--金芭樂獎』頒獎典禮新聞資料
由台少盟、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智障者家長總會等民間兒少媒體監督團體,針對平面報紙所頒發的另類媒體獎項~~金芭樂獎,週四(25日)假崇友文教基金會舉行。該獎項是由民間兒少媒體監督團體所組成的「兒少新聞鑑定團」,針對今年5-7月份平面四大報系(蘋果、自由、中時、聯合)總計576份平面兒少新聞報導,進行監看報導的內容分析與統計的結果。今年總共頒發四大獎項:最佳動畫獎~蘋果日報;最佳攝影獎~蘋果日報;最佳勇氣獎~中國時報;評審團暨最芭樂大賞~蘋果日報。其得獎理由請參見附件之資料檔案。或上台少盟官網查詢www.youthrights.org.tw。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首先就今年度「兒少新聞鑑定團」576則平面報紙監看結果提出監看分析報告,主要在分析四大主要平面報紙(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在兒少新聞報導上的整體新聞表現。報告監看樣本為97年5月至7月底止有關兒少之新聞事件報導,總計樣本數為576份。其中以中國時報則數最多(n=223,38.7%)、聯合報最少(n=41,7.1%);且兒少新聞所佔版面以全國版為最多(n=399,69.3%),與去年相較,顯見除政治新聞外,兒少新聞仍受到相當的重視,因此其報導品質的影響性不容小歔。而在事件報導類型上則以違反各項兒少法令之違法事件(n=203,35.2%)為主,其次為兒少安全(n=118,20.5%),相較去年,今年度之兒少新聞仍是以違法事件負面新聞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兒少安全新聞已經躍居至第二高的新聞報導類型,顯見與兒少交通或意外事件等新聞報導逐漸成為報導重點。
本次監看指標分別為:主副標與新聞內容相符度、照片/圖片/表格處理是否恰當、馬賽克處理是否恰當、報導文字內容屬性、報導內容是否違反相關法令或自律公約以及報導是否有深度及專業性。依據上述監看指標,針對此576則兒少新聞報導分析結果,平面兒少新聞整體新聞表現上,有下列幾個主要問題:
1.主副標標題聳動渲染:關於主副標題,以恰當呈現新聞內容比例最高(47.4%)但卻已經比去年57%略為下降,其次為標題聳動渲染誇大(27.7%),再來就是刻意標籤歧視當事人(17.2%)。因此兒少新聞在標題的處理手法上較去年差,而去年又比前年差。
2..照片曝露當事人及相關關係人隱私資料:在照片處理上,處理不恰當的三個原因,依序為:曝露事件當事人隱私資料(50%),曝露相關關係人(21.8%)以及刊登照片有暴力與血腥不當畫面(17.1%)。照片曝露相關當事人隱私資料及畫面過於暴力的比例,都讓新聞事件當事者(兒童)受到二次傷害,也是歷年監看結果最明顯的報導處理手法不當之處,雖然相較於去年已經有較為改善,但值得持續關注與改進。
3.圖片有模擬劇情及過度描述犯罪手法:在圖片處理上,處理不恰當的三個原因,依序為:有模擬劇情情形(48.1%)、過度描述犯罪手法(16.4%)及圖片內容誇大(26.5%)。有關於模擬劇情圖片的報導手法與適當性及適法性,向來是備受爭議,建議應納入媒體自律的範疇進行
4.表格文字內容趨向八卦報導:在表格文字內容處理上,大致上問題較少,處理不恰當的部份主要在於報導內容趨向八卦消息或過度詳述犯罪手法。
5.約有四分之一報導違反相關法令或製播準則:576則新聞當中約有四分之一(n=123,21.4%)違反了相關法令或製播準則,其中以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為最多(47.9%)。
此外,葉大華也就今年度一般民眾向新聞局投訴檢舉之相關內容列表說明。
葉大華表示,從投訴內容來看,一般民眾對於照片、模擬圖畫或圖片所呈現的血腥、暴虐或死者往生照片最無法接受,因此在民間推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工作上,業已納入相關條文之規範(請參見相關資料)。法令應當對於圖/照片呈現形式回應社會主流民意。而相關民眾投訴內容,可上兒少新聞妙捕手網站www.newscatcher.org.tw 進一步查詢。
97年度1-9月份民眾投訴兒少新聞案件一覽表
媒體名稱
|
投訴次數
|
投訴主要理由
|
中國時報
|
1
|
民眾反映新聞內容侵犯個人隱私
|
聯合報
|
2
|
刊出往生者照片相當不敬
|
自由時報
|
4
|
民眾投訴新聞內容報導不實
|
蘋果日報
|
9
|
照片血腥、
經常報導與事實不符之新聞
經常出現太過真實而引人反感之模擬圖片
經常出現如屍體等不適宜之圖片
出現性愛示意圖及生殖器照片
|
合計
|
16
|
|
兒少新聞鑑定團依據過往及今年鑑定結果、各媒體製播或自律準則及兒少團體人權報導原則,及與媒體、消息來源座談互動的經驗,提出下列幾點未來具體改進或修法之建議:
1.兒少法修法應加強兒少當事人照片處理曝露隱私資料的保障,如安置機構納為足以辯識之身份資訊,並禁止拍攝學校大門或安置場所大門。
2.性侵照片依法不能刊登,受虐兒童或遭同儕霸凌等遍體麟傷之照片,應比照性侵照片處理。
3.主副標題應避免渲染誇張或歧視性字眼,如在性侵案件報導上,「姦」這個字眼
應改成「性侵害」,「亂倫」應改為「近親性侵害」。
4.死者雖無隱私權,但應予尊重其家屬親人在未經相關當事人同意下,勿曝光相關
當事人照片與詳述自殺手法,照片的選取應謹慎。
5兒少新聞消息來源多半為檢警調單位之筆錄、起訴書或判決書,兒少法修法應一併將消息來源曝光議題納入修法考量。
6.應彷效電子媒體衛星公會,建立平面媒體自律機制。
7.持續推動兒少受訪同意書,以保障兒童少年的隱私權、表意權,同時也保護媒體從業人員被受訪者反告。
除以上相關訴求皆已納入「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民間修法版本進行規範,並於當日青少兒團體溝通平台進一步進行溝通。兒少鑑定團並提供三帖”治芭樂”藥方,供民眾服用:
第一帖:送芭樂行動
用法:民眾只要看見報導不實或報導品質不良的兒少新聞,可以寄送芭樂至該報社表達抗議心聲。平面媒體投訴管道:
報 紙
|
客服專線
|
信箱
|
地址
|
聯合報
|
0800060080
02-2768-1234
|
|
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555號
|
中國時報
|
02-2308-4117
|
editorplan@mail.chinatimes.com.tw
|
台北市大理街132號
|
蘋果日報
|
0809-012-555
|
|
台北市行愛路141巷38號
|
自由時報
|
02-2504-2828
|
|
台北市內湖瑞光路399號 |
★ 第二帖:網路芭樂貼紙
用法:兒少新聞鑑定團團體官方網站將提供下列兩款網路貼紙供民眾下載,民眾可針對報導不實或報導品質不良的兒少新聞,將網路貼紙傳送至該報社表達
抗議心聲。
★ 第三帖:上網投訴院長聽你心聲
用法:民眾也可親上新聞局設立之兒少新聞妙捕手網站www.newscatcher.org.tw
,於「傾聽你的聲音」欄位留下你對於兒少新聞想表達的建議,行政院長要聽你的心聲歐。
新聞聯絡人:台少盟秘書長 葉大華 0916-048-862;02-23695195
附件參考資料:
(一)第二屆兒少新聞 “金芭樂” 獎 ,各平面媒體報導次數分析─
本次平面媒體兒少新聞監看紀錄表,以國內主要四大報為調查對象〈中國時報223份、自由時報116份、聯合報41份、蘋果日報196份〉,總共樣本數為576份。
|
次數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累積百分比
|
|
有效的
|
中國時報
|
223
|
38.7
|
38.7
|
38.7
|
|
自由時報
|
116
|
20.1
|
20.1
|
58.9
|
|
聯合報
|
41
|
7.1
|
7.1
|
66.0
|
|
蘋果日報
|
196
|
34.0
|
34.0
|
100.0
|
|
總和
|
576
|
100.0
|
1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