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上路,誰是製造低薪的違法大戶?】記者會

【20250709 最低工資上路,誰是製造低薪的違法大戶?】記者會

       今天(7/9)上午,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勞工陣線、全國保全產業工會、高雄市產業總工會及大學青年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揭露台灣青年初入職場面臨的低薪困境與勞動權益侵害現況。七月正值畢業季與暑假,大量青年即將踏入職場,然而「青年低薪」的沉重壓力卻已迎面而來。

張祐嘉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祕書長)表示:

       根據勞動部4月份統計,113年初任人員中有超過九成(91.2%)具備大學以上學歷,甚至近兩成是研究所畢業。他們學歷亮眼、懷抱理想,卻一踏入職場就發現:大學生起薪平均僅3.4萬,中位數僅3.3萬;而有將近兩成(18.7%)的青年,是以基本工資27,470元作為第一份工作的開始。

       我們也要強調,青年並非不夠努力,而是缺乏足夠的制度與教育支撐。很多新鮮人在求職初期,面對的是陌生的語言及法律、模糊的勞動契約以及聘僱條件,若是遭遇違法工時、試用期減薪、打工詐騙等狀況,甚至不清楚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因此,台少盟多年來不斷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目的是希望能讓學校、職場與社會共同努力,除了讓青年理解相關的勞動權益,更讓青年安心、有尊嚴的留在職場。

張品昕 (大學青年代表)

        我是大學青年代表張品昕,很榮幸有這個機會來分享我對於青年低薪的看法近年最低工資和最低時薪雖有連年調漲,但每年的物價、房價上漲速度飛快,即使調薪也無法跟上其上漲速度,特別是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此種現象造成青年們巨大的經濟壓力,看不見未來。

       身為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四學生,我已經對未來成為低薪勞工感到焦慮;為了賺取更多薪水來維持生活品質,我身邊的很多朋友下班後會接著做兼職打工,「斜槓青年」已不是為了拓展興趣的自我實現,更多的是為了補足低薪造成的經濟壓力;也有許多年輕人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住家裡節省房租,若家鄉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青年們便必須放棄原有的志向,而與家人同住所要付出的情緒勞動也可能使青年們身心俱疲。

       許多工作雖有超過最低工資,但很快就達到調薪上限,面對感興趣卻低薪的工作,或是所花費心力與工資不成正比的工作,年輕人只能燃燒熱情,當對工作失去熱忱之後,下一步該往哪走是當代青年所面臨且困擾的議題。

       薪資低廉問題也讓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從事兼職工作而非正職工作,如果用基本時薪 190元、一天工作8小時來算,工作19天就可以達到最低工資28590元,且現在很多餐飲業、服務業的基本時薪遠不止190元,青年只要多打幾份工,薪水就可以高出最低工資許多。

       但兼職工作也是時常損害勞工的工作權益,像是我有聽聞朋友所在的補教業有違法勞基法的行為,像是先打工再繼續把工作做完、工作內容與徵才網站上的不同,這些行為都會造成社會新鮮人很大的困擾。低薪問題對於北漂青年來說影響更大,月薪扣除房租與生活費所剩無幾,容易變成月光族,工作多年存不到錢是青年們對於未來職涯發展的想法,也是無力改變的事實。

勞陣與其他嘉賓發言
https://labor.ngo.tw/news/news-now/1293-news20250709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在此呼籲政府:

  1. 政府應將青年視為勞動政策核心對象,強化對青年起薪與薪酬制度的檢討與改革,避免低薪成為常態。
  2. 應積極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立法,在校園與職場中建立系統性的勞動權益教育,讓青年有能力辨識與抵抗不友善的剝削。
  3. 針對以基本工資起薪的產業與職類,應積極建立審查與改善機制,避免企業將最低工資當作最高標準。

       台少盟希望,青年不該一畢業就陷入低薪壓力,更不該在求職的路上孤立無援。讓青年有希望、有選擇及保障,這是國家的責任,也是新鮮人的期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